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精品资料 最新讲座 传媒知识 考研经验 考研心路 传媒名校
我要投稿

TOP

论电视媒介的仪式传播功能——以央视春晚为例(一)
2014-02-03 18:13:48 来源:传媒人网 作者:赵红勋 赖黎捷 【 】 关注度:21991 评论:4
分享到:

 论电视媒介的仪式传播功能
——以央视春晚为例
   赵红勋 赖黎捷


【摘要】央视“春晚”作为中华民族集体的广场式狂欢,它的仪式功能已被符号化,象征幸福、美好与团圆。“春晚”的成功凸显了电视媒介强大的仪式传播功能,确立了“共同在场”的群体认同,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了电视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与沟通,维护了社会的秩序,传承了优秀文化。
【关键词】 春晚 仪式传播 议程设置 共同体 媒体奇观
        每年的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都会于晚八点准时和电视观众见面,“春晚”作为广场狂欢的一种仪式,已经成为了春节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它是对春节典礼仪式的延伸,成为了集体仪式的符码与象征——民族归属与文化认同。约翰·费斯克认为,仪式就是“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 [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并把全世界的中国心凝聚起来。在春节这个典礼仪式中,“春晚”是电视媒介仪式传播的一种符码,通过电视媒介的仪式传播建构了中华民族的身份与文化的认同,同时“春晚”还让人们欣赏到了趣味文化。“趣味文化的功能在于为生活提供娱乐、信息并美化社会,表达了趣味和审美的价值和标准。” [2]
        电视媒介的仪式传播产生了“去区域化”的现象,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确立了“共同在场”的群体认同,让不曾谋面的观众进入仪式的盛宴之中,共同感受节日的庆典,以达到加强社会团结、增加集体情感、整合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同时“春晚”文化构成了中国人生活世界的“世俗神话”,并成为了一种“不断延续”的文化奇观。
 一、“高语境”:议程设置的文化土壤
        人类学家霍尔说过“在高语境文化中(土著美国、拉丁美洲、日本、中国和朝鲜),人们在经历信息网络资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由于传统和历史因素,高语境文化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动不大。”[3]我国的“高语境”主要是指,在社会主义媒体强大的宣传下,高密度的受众之间受到“集体意识”影响较大,受众的意识与思想很容易被“同质化”的一种文化场域。
        “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种电视形式进入中国人的家庭,这与其说是对传统家族观念的认同,不如说正是因为传统家族仪式所连接的天、地、神、人的观念及其实质在现代社会中的衰落,它所留下的结构性空缺被电视予以填补,才使得晚会成功地镶嵌到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中。” [4]电视媒介在“春晚”的仪式传播过程中,为广大的电视观众设置了议程。“大众传播做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 [5]“春晚”的气势恢弘,歌舞是必不可少的节目。电视媒介通过报道歌星、节目等为电视观众提供了话题,如通过报道周杰伦在春晚的彩排情况,让观众提前能够了解到春晚的点点滴滴;报道赵本山的小品的相关内容为观众设置了与“小品大王”相关的话题;“春晚”作为一台晚会,起着串联作用的主持人也是大家谈论的对象,如今年的男主持人还会是朱军吗,董卿是否继续担任春晚的主持人,张泽群还会念贺电吗等等,可以说春晚的主持人历年变化不大,因为“春晚”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晚会,稳定性较强,不论是从主持人的业务水平、经验、气质或舞台感觉来说,朱军、董卿、周涛都是“春晚”最合适的主持人。
         “春晚”让电视观众提前感受节日的氛围,了解庆典的内容。“春晚”的播出是一次重大的媒介事件,它是国家级的一次重大的媒介盛会,关注度极高,表现出了对时间、空间的征服。麦奎尔认为:“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论题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问题或讨论,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他们的重要性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 [6]我国“高语境”的文化环境为“春晚”设置议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与文化空间。
二、集体仪式:情感沟通的重要桥梁
        收看“春晚”成为了除夕之夜电视观众的集体仪式,成为了观众情感沟通的心灵鸡汤。“春晚”的直播使得观众的参与性增强,营造了“共同在场”的节日氛围。当观众聚集在电视面前观看“春晚”的时候,他们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在“春晚”所营造的“文化场域”中来共同接受信息、享受娱乐、体验情感的互动。虽然观众不能面对面的来畅谈节目的内容,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电视媒介所创造的“共同空间”来一起感受,通过观看共同的节目内容来一起欢笑。电视媒介通过提供的媒介事件赋予观众极大的参与性,增加情感的互动、交流与沟通。比如观众在观看小品《同桌的你》的时候,大家都会因为某些个性、时尚的话语来大笑的时候,这种笑几乎是同时的,观众的表情除了是和小品的内容互动之外,更重要的是观众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与心灵的互动。电视的直播可以让观众“共同”见证美好、欢乐的时刻,同时也是我们对圣神价值中心的体验。
        通过“春晚”这个集体仪式,加强了中国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从语言上而言,“春晚”以普通话为主,但是每年的春晚都会有各个民族的方言展现在电视观众面前,这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的表达,同时也是增进民族情感的有力象征。如今年的“春晚”荣获特别奖的就是五大民族歌舞《幸福大家庭》,这个节目是各个民族之间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电视媒介的仪式传播功能在情感沟通方面表现为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来源于心理的力量。比如通过“春晚”,使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产生强大的自豪感、荣誉感,同时也勾勒出一幅幅民族团结、国家繁荣、孝敬父母等和谐盛世的图景。“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这种精神的重新铸造只有通过聚合、聚集和聚会等手段才能事件,在这些场合的个体被紧密地联合起来,进而一道加深他们的共同情感。” [7]“春晚”举办的周期性,加强了民族的情感沟通。电视媒介在仪式传播的过程中,提供了共同的话题,形成了情感互动的文化场域,让人们围绕着这样的一种集体仪式来进行情感的交流,增强集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让个体与集体同呼吸、共命运。

708
Tags:电视 春晚 责任编辑:my1999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昆明火车站暴力袭击事件《京华时.. 下一篇中国电影,与观众一起成熟

论坛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