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精品资料 最新讲座 传媒知识 考研经验 考研心路 传媒名校
我要投稿

TOP

《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书评:数字化时代传统报业该何去何从
2012-05-26 19:42:10 来源:传媒人网 作者:小新新 【 】 关注度:9704 评论:1
分享到:
    从1995年尼葛洛庞帝出版《数字化生存》到今天,信息时代的全速发展已经进行了将近二十年,它的影响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一直到世界的发展模式,媒介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的一环,更加将数字化的讯息传播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媒介本身还是研究媒介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放在了不断变化的数字技术中,观察着其给媒介本体和媒介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冉华教授的《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于2010年7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与罗以澄教授、吕尚彬教授的《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媒介环境与传媒发展》、单波教授的《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强月新教授的《法制视阈下大众传播与政治文明建设》等六本专著,为武汉大学985工程“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课题的系列丛书,均以社会和技术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发展为研究主体,进行子课题的纵深研究。
    翻看冉华教授的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整体框架的设计相当清晰,从对于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再到目前国内外报业媒介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关构想和方案,仅仅从目录上就能对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要点有一定的了解,也增强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或是新闻从业人员,对于“数字化”和“报业”、“媒介”都并不陌生,可是大都无法全面地对其理论进行解释。本书的第一章,对于书中所要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和比较,其文献综述部分资料的丰富和细致,在目前所能看到的新闻学书籍中并不多见,是本书的一大亮点。第一章还提出了这本书所要力图解决的问题和总体的研究框架,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的理解,更加对于我们学习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这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媒介的最新发展和问题为研究目标,列举了多个国内外报业媒介在进行转型时的实际案例,如《中国时报》、《日本经济新闻》、《解放日报》、河南报业网等,既帮助我们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使我们了解到更多报业的动态和动向。
    书中将“报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报业”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并且确定了后者的重要性和地位,认为作为一个完整的“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应当从七个方面展开: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传播流程的改变;媒体产品的重组;赢利模式的拓展、产业链的整合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体制结构的重构;媒体理念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媒体发展战略的升级。这七个方面对于目前面对数字化全媒体时代的报业都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在这本书里,我们不仅能够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理解报业在数字化社会的转型,还能够在作者的指引下,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媒介和技术、媒介和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对于报业在数字化转型之后的赢利模式有着更多的认知和思考,使得我们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不止提留在媒介产品和媒介体制之上,更加能从实际的市场化角度,去思考转型之后的报业,其道路的发展到底该如何顺利地进行,并且能够更好地走下去。
    数字化,是任何一种媒介都无法拒绝的趋势,从“多媒体”到“媒介融合”到“全媒体”,数字技术的进入以几乎同步地速度给予媒介相同的压力,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去适应其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的变革,而同时,也是媒介利用数字化的相关技术,来重新塑造和构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的形态和表现方式。
    《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是冉华教授多年来对媒介转型的研究心得,更是其长久、深入地对数字环境下报纸媒介发展的观察和思索的成果,关注的是一个媒介发展领域最前沿问题的研究。这本书还齐聚了武汉大学媒体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程明教授、李小曼教授及整个研究团队的努力。它回答了许多我们的许多问题,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环境下报业生存的有益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472
Tags:书评 责任编辑:my1999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主流媒体与政治系统伴随关系实.. 下一篇《节目主持人传播》书评:主持人..

论坛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